「收訊不好」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痛不欲生的事情,走到哪裡都沒訊號,我們能忍受多久?
當我們跟人在一起一段時間,不但沒有彼此幫助還要彼此忍受,我們能撐多久?
你目前的親密關係是否收訊不良?
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用40天的時間,去認識真正的自己、學習建立親密關係、懂得與人有界線,並且不再作孩子嗎?
本書收錄劉曉亭牧師帶領網友共讀《改變帶來醫治》的導讀短文,跟你一起思考,面對自己,長大成熟。不論是自己或是和三五好友一起閱讀,你一定能經歷到改變。
今天,就為你的情緒找個新門號吧!
NT$270NT$243
ISBN:978-986- 6521-63-8
作者:劉曉亭
頁數:242頁
規格:平裝/21×14.8cm/350g
本書提供 電子書販售
選擇電子書平台,進入購買
Readmoo 讀墨
Hyread ebook
TAAZE讀冊生活
「收訊不好」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痛不欲生的事情,走到哪裡都沒訊號,我們能忍受多久?
當我們跟人在一起一段時間,不但沒有彼此幫助還要彼此忍受,我們能撐多久?
你目前的親密關係是否收訊不良?
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用40天的時間,去認識真正的自己、學習建立親密關係、懂得與人有界線,並且不再作孩子嗎?
本書收錄劉曉亭牧師帶領網友共讀《改變帶來醫治》的導讀短文,跟你一起思考,面對自己,長大成熟。不論是自己或是和三五好友一起閱讀,你一定能經歷到改變。
今天,就為你的情緒找個新門號吧!
1963年生於牧師家庭。現任聖地亞哥台灣基督教會牧師,曾服務於宇宙光、嘉基院牧部、台北興隆教會,赴紐西蘭宣教,成立愛加倍靈修中心。從1992年起在好消息電視台主持《劉三講古》節目至今,用一口流利的台語把基督教信仰說得淺顯易懂。
2009年開始在教會小組使用《改變帶來醫治》一書,有非常好的效果,進而在2013年推出網路讀書會,用貼近生活的例子,以文字和影音引起臉友興趣,卻意外引爆二千多人一起讀書。在網友熱烈的迴響下,更連續帶領了兩次網路讀書會,以牧者的心腸、活潑的文字帶領網友一起成長。
已婚,育有二女二子。東海大學中文系、中華福音神學院道碩科畢業。著有《一生的祝福》、 《非死不可的門徒》、《情字這條天堂路》、《信耶穌不用錢》、《神導演之8個不可能的任務》等書。
前言 為何要看「改變帶來醫治」? ──基督徒忽略的四件事
《改變帶來醫治》是學園傳道會出版的長銷書,在市面上口碑極佳,作者是美國非常有名的教牧學專家,我在台北牧會期間開始使用此書,效果非常好。
什麼效果?
就是「真正的改變」。
從小在教會長大,自己又擔任牧師二十多年,發現基督徒雖然多半有「性格的改變」,卻比較少「關係的改變」。
然而,信仰就是一種「關係」;信主就是我們跟上帝之間關係的改變。這個改變本來應該帶來人與人親密關係或是人際關係的改變,但是實際上不但沒有發生,甚至還會因為對信仰的誤解而引起關係惡化。
這種例子在書中屢見不鮮,許多基督徒父母就是兒女精神疾病的來源。筆者自己在海外宣教時,推動此書也遇見令人感慨的例子,有會友讀了以後怵目驚心,說「這些例子怎麼都在說我?」「難道我有問題?」於是,拒絕往下讀,反而認為這本書有問題,大肆批判這本書,這就是典型「自我保護」的例子,不敢面對自己的真面目。
這種情況反而很少發生在初信或是慕道友身上,而更多發生在同工與「資深基督徒」身上,這是非常要命的事,不敢自我批判的人,很難經歷真理帶來的自由。
作者一針見血地說「情緒上的問題和靈性上的問題是不可分的」,這真是完全點中華人基督徒的死穴,因為我們情緒非常壓抑混亂,同時居然也在發展着高超的屬靈經驗,這真是離譜的現象。
很多朋友都說讀過此書,並且相當肯定,但是「知識畢竟是知識」,很多有問題的人也都讀過而且稱讚這本書,結果依然沒有改變。
筆者自己在消化此書的過程也發生慘劇,由於「自以為是」,在跟幾十年前的「前女友」意外聯絡上時,沒察覺自己錯誤認知,該閃未閃,付出了慘重代價,也深刻發現這麼多年過去,我依然對當年的幼稚充滿罪惡感,那個情緒沒有處理也沒有過去,只是埋起來而已,這個經驗使我痛定思痛,也決心花更多時間服事基督徒這個層面。
所以讀書的同時,更要禱告請上帝在自己心裡深入地動工。
書中提及基督徒忽略的四件事,在筆者心中順序分別是:
1. 沒有界限(爛好人,沒有真正認識自己)
2. 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(只有「以和為貴」的錯誤認知)
3. 不能同時接受好與壞(當然只接受好的)
4. 沒有真正長大成熟(還活在過去某個階段中)
這就是作者提出的提醒。
讀這種書最大的危險就是「知識叫人自高自大」,不斷用所讀的知識批判別人而不敢檢討自己(這一直是許多基督徒的毛病),所以希望用40天導讀的方式跟讀者一起「狠狠地修理自己」。
當然,過度強調書中某種觀念也是不妥的(任何一本書都一樣),這些書又不是聖經,但是本書令人欣賞的一點就是「大量運用聖經」。本書跟一般心理學的書最大的不同就是「緊貼經文來解決現實問題」,所以我基本上不視為一本一般心理學的書,而是幫助人「認識聖經」的書。這些經文都點出你我現在的困境,所以本書也可以邀請非基督徒共讀。
怎麼讀最好?
雖然這是一本自己可以在家讀的書,但是基於過去的經驗,如能配合小組一起分享會得到十倍的效果,對於性格改變有很大的幫助,很多人在這本書的引導下,明白許多以前不懂的聖經真理,因此得到自由,但是在閱讀過程也會產生許多疑問,所以「共讀」是必要的。
歡迎大家開始揪團一起讀這本書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