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鏞基博士在本書中分享了純福音中央教會成長的秘訣,他指出:「在基督教歷史中,禱告一直是教會復興時不可或缺的要素。」以及「除非聖靈動工,沒有人可以製造復興。而歷史教導我們,當神的時間(Kairos)來到,加上信徒們熱烈的禱告,正是復興之火點燃的時刻。」
本書不僅提供禱告的觀念和原則,作者也分享了他多年來禱告的秘訣,能幫助讀者的禱告生活更上層樓,並且服事更有能力。
NT$220 NT$198
ISBN:978-957-9483-53-7
作者:趙鏞基 DR.PAUL YONGGI CHO
頁數:173頁
規格:平裝/18.8x13cm/200g
備註:POD印刷
趙鏞基博士在本書中分享了純福音中央教會成長的秘訣,他指出:「在基督教歷史中,禱告一直是教會復興時不可或缺的要素。」以及「除非聖靈動工,沒有人可以製造復興。而歷史教導我們,當神的時間(Kairos)來到,加上信徒們熱烈的禱告,正是復興之火點燃的時刻。」
本書不僅提供禱告的觀念和原則,作者也分享了他多年來禱告的秘訣,能幫助讀者的禱告生活更上層樓,並且服事更有能力。
第 1 章 禱告的功效
第 2 章 禱告與聖靈
第 3 章 禱告的心態
第 4 章 祈求
第 5 章 尋求
第 6 章 代求
第 7 章 個人的靈修生活
第 8 章 家庭靈修
第 9 章 教會崇拜的禱告
第 10 章 小組聚會的禱告
第 11 章 禱告山的禱告
第 12 章 通宵禱告
第 13 章 禁食禱告
第 14 章 等候主
第 15 章 操練長時間禱告
第 16 章 在聖靈裏禱告
第 17 章 信心的禱告
第 18 章 聆聽主聲
第 19 章 團體禱告
第 20 章 有能力的禱告
在神旨意奇妙的安排下,基督教並非以帝國侵略的方式臨到韓國,而是由兩位敬虔的宣教士傳到韓國。這對基督教以後在韓國的發展,有莫大的影響。
一八八二年由於美、韓兩國簽定約合約,打開了美國教會向韓國宣教的門戶。一八八四年北美長老會差會,將原本在中國宣教的安連(H.N. Allen)醫生調至韓國。而一八八五年長老會的元杜尤(H.g. Underwood)牧師及衛理公會的阿扁雪羅(H.G. Appenzeller)牧師,正式成為美國教會最初差派到韓國的兩位宣教士。這兩位開路先鋒,對基督教以後在韓國的發展有極重要的影響。
韓國教會一開始設立就相當本色化,完全是由韓國牧師領導、支持及發展。元杜尤博士曾這樣寫道:「一開始神就奇妙地引導我們,採取一些人可能認為非常獨特的方法,事實上這些方法也被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宣教士所採用。最重要的特色之一,就是全韓的宣教團體都一致地採用它。」
早期的韓國教會有一個特色,那就是清早起來聚集在一起禱告。一九○六年復興之火開始點燃,當時會友們聚集在平壤(現為北韓首都)的長老教會禱告,聖靈降臨在與會人士身上,許多人紛紛認罪禱告。禱告的靈後來持續地澆灌,使得韓國各地區都有許多人悔改歸主。
一九五八年,我開始在漢城外大棗洞貧民區傳道牧會。我們向美軍買了一座帳篷供聚會使用,而我也住在那裏,且記得自己幾乎天天通宵禱告,在韓國寒冷的冬天裏,裹著毛毯靠在講台旁祈禱數小時。以後有一些會友也一起加入禱告的行列,不久之後有五十多位會友開始聚集舉行通宵禱告,教會事工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在事工漸漸發展期間,我學習了代禱的功課。這本書有一章將詳細地議論這方面的主題,我的代禱次序是先為我的會友,其次為我的國家,最後才為自己禱告。
我們不只學習禱告,還學習建立一個禱告的生活。耶穌命令我們當不住地禱告,就那些對復興不感興趣的人而言,這是不可能的!但是你的心若渴望失喪的人得救,禱告生活是必需的。
我們教會以及其他韓國教會,晨禱時間都是從清晨五點開始,通常禱告約一、兩個小時之後,各人才開始每天的例行公事。由於祈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,所以我們習慣早睡,而每禮拜五晚上我們則舉行通宵禱告。許多訪客看見會堂坐滿了祈禱的人潮,不禁大吃一驚。
每逢主日我們有七堂聚會,而每堂聚會之前,我們總是花時間禱告。我曾訪問過一些教會,對他們在主日聚會前安排社交活動,大不以為然。聚會前的禱告,使神的大能運行在我們主日聚會當中。常常在我講道之前,已有許多罪人蒙聖靈光照,基督徒的心門也因祈禱的靈運行,得以敞開完全領受神的話。
主日聚會中,信徒們同心同聲禱告,禱告聲音之大,使我想到聖經上的話:「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,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……。」(啟 14:2)
那些受邀的講員站在講台上,常常被聖靈在會場運行的大能震撼不已,有一位美籍牧師流著淚水對我說:「趙牧師,神在這兒,我可以感受祂的同在。」然後又說他從未有過如此聖靈同在的經驗。
禱告山這塊地原為教會墓地,然而在汝矣島建造教堂期間,我們經過很多試煉,人們開始赴禱告山操練禁食禱告。今天,禱告山已成為「禱告城」,有一個容納一萬人的大禮堂,以及其他幾個禱告禮拜堂,旁邊的山丘設置了許多禱告洞,供個人獨處祈禱使用。我個人也有一個專用的禱告洞,我在教會面對的許多難題,都曾帶至禱告洞,祈禱後問題就迎刃而解。
禱告山曾有過兩萬人聚集禁食禱告的記錄。平常週間約有三千人在那兒禁食禱告,週末則有一萬人。
何以有那麼多人要上禱告山禁食禱告,難道我們基督徒找不到更好的事來打發時間?答案很簡單。
假如你或是你的家人即將死於癌症,一旦你知道那裏有提供治療的藥方,必定會全力以赴。今天物質的豐盛並未帶來全然的快樂,許多人罹患了身體及靈性的癌症。但我們發現許多人的需要在這個禱告山上,藉著專心禁食祈禱得到了滿足。
韓國基督徒感謝美國教會傳福音給我們,救我們脫離日本人的壓制,以及北韓共黨的侵略。因此有上千的基督徒在禱告山,為寄至美國紐約辦公室的代禱事項禱告。在美國觀賞我們電視節目的人,都會寫信至紐約郵政信箱三四三四號,辦公室的人在收到來信後,立刻將代禱事項轉寄給我們。我個人儘可能地為許多大難題代禱,然後將這些代禱事項,小心翼翼地存放在講台旁一個特別的地方。到了主日,約有三十多萬的會友同心為這些代禱事項代禱,然後這些代禱事項被翻譯成韓文送至禱告山,讓那些有經驗的代禱戰士,為這些交給他們的代禱事項逐一禁食禱告,直至蒙聖靈應允解決才停止。
一位德州修斯頓的女士來信說:「你帶來的幫助太大了,想到你們愛美國的心,我總是含著淚寫代禱事項,請務必為我們禱告!」另一位寫信說:「韓國的禱告同伴為我的需要禱告時,醫治就發生了。」這些在禱告山禱告蒙垂聽的見證,真是述說不完,那些代禱的戰士們,將在永恆裏被紀念。
要分享我個人的靈修生活並非易事,這原來只是主與我之間的秘密,然而為了鼓勵你禱告,我將分享個人的禱告生活。
我通常在清晨 4:30 到 5:00 左右起床,萬一輪到我主領教會的晨禱聚會時,我就更早起床。因我的許多助理牧師希望輪流主領晨禱會,所以我常常有機會待在家中晨更。
我以讚美感謝來開始我的禱告,我感謝神賜予如此大的祝福,感謝祂眷顧我的家人……光是讚美與感謝就花了不少時間。
然後我開始代禱,為執政掌權、政府官員禱告,求神保衛我的國家,差遣天使敗壞撒但的勢力。我也為我的同工及海外宣教同工,特別是在美國及日本的宣教士禱告,我的內人及三個兒子也在那時加入禱告,不知不覺禱告時間已過了大半。
有時我並不知道被禱告者的需要,所以常求聖靈引導我禱告,這也是我花大部分的禱告時間用方言禱告的原因。聖靈知道神對此人、此時的心意,祂也鑒察人心,假如我在聖靈裏禱告,神會引導我照神的旨意代禱。
不知不覺地一小時就過去了,清晨與神的靈交,使我能夠面對每天的挑戰,並利用機會得勝再得勝。
如果缺乏清晨至少一小時的禱告,我無法牧養超過三十七萬會友的教會,更無法挑起拓展國際性福音事工的託付。但透過清晨的禱告,我支取了神無可限量的能力。
我每天都需要處理許多難題,說什麼或做什麼之前,我總是先禱告。因為當我研讀基督生平時,我注意到祂總是能超越人、事、環境的影響,採取最明智的行動,即或在羅馬巡撫彼拉多面前,祂仍掌管著環境。
過著不住禱告的生活,使我更明白神的心意,也更確定所作的每項決定都是出於主的指示。
到了下午,我再次與親愛的救主相交。在最近的日子裏,似乎主呼召我從許多活動中退出來,祂渴望我與祂更親近。我知道若滿足主的心意,祂也會使我有充份的時間,完成牧養世界最大教會的託付。有時主在一天中不固定的時間裏呼召我親近祂,我總是立刻回應,我已將時間安排出優先次序,畢竟服事主較服事人為優先。
如果當天要講道,我必定先禱告兩小時。為每個月在日本的講道,則要禱告至少三至五小時。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從未有過復興,全國一億兩千萬的人口中,只有幾萬個基督徒,為了捆綁天空屬靈氣的惡勢力,並預備自己傳講神的道,我常常需要長時間禱告,有時甚至必須犧牲與其他基督徒相交往的時間。
在美國講道,通常先要禱告兩小時,因為美國天空屬靈氣的惡勢力不像日本那樣猖狂。在歐洲講道,則需兩至三小時的會前禱告。
許多佈道家及牧師們常問我,怎樣才能像韓國一樣經驗到教會增長?問完話之後他們卻忙著吃喝,花許多時間交際。到了清晨,由於太累,他們無法起床禱告,像這種例子不勝枚舉。我寫下這本書,盼望能喚醒神的兒女們渴慕復興,並認真地付上禱告的代價!
我在漢城汝矣島的純福音中央教會,教導剛得救的人禱告,然而我若不禱告,他們也不會禱告。
幾年前,我明白我們不能視韓國今天所經驗的復興,會持續下去為理所當然,教會歷史告訴我們,光是禱告復興之火能點燃是不夠的,我們也要禱告復興能持續。西方國家過去所經驗的復興,都是持續幾年就衰微了。因為人們忘記,雖然禱告孕育復興,但是也只有禱告使復興持續;一旦忽略持續及迫切的禱告生活,復興的發動力(impetus)會消失,剩下的只是復興的運動量(momentum)而已。
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我們可以拿開汽車作例子。駕駛員將腳踏到油門時,車子就開始發動前進。然而腳一旦離開油門,車子即使仍然緩緩前進,推動力卻已消失,留下的只是車子的運動量而已,車子終究會停下來。
復興的推動力是禱告,人們一旦忽略迫切禱告的重要性,復興將會衰微,最後只成為後人紀念的事蹟而已。
因此我們教會將不斷努力追求,致力於教會復興與增長,直至耶穌基督的再臨!
一九八二年,我們領了十一萬人歸主,其中我們只吸收六萬會友,另外約五萬會友分給其他教會。
一九八三年,我們有十二萬新得救的人,為什麼?因我們發展不住禱告的生活。我個人相信我們若持續禱告,全韓歸主是可以實現的!
我相信同樣的復興也能臨到你的教會。對聖靈而言,無一塊土是太硬,無一間教會是完全無望,也沒有一個國家,能將福音排拒於大門之外,若我們不住地禱告!